玻璃窯爐維護技術:節約成本與持續發展的平衡點
摘自:環球玻璃網
縱然背負著工業品行業常青藤的名號,中國玻璃行業在經歷了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萎靡;出口形勢的嚴峻以及產能嚴重過剩的市場環境的洗禮后,仍然顯示出了日薄西山的疲態。越來越多的替代材料的誕生雖然短時間內還不足以威脅到玻璃產品的地位,但是科技的步伐已經不可阻止的向前邁進,諸如觸摸屏領域已經將要步入無玻璃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在不斷拓展新領域、研發新技術的同時也不得不在節約成本,降低耗損方面做文章,以求保障企業的最大化盈利。
玻璃窯爐的有效維護利用則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節約成本之道。
如果把一條完整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比作一個有生命的人,那么窯爐則可以視作人的心臟,也是每一塊成品玻璃的源頭,一條玻璃生產線的建立,熔爐必定會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其對于整條生產線的意義不言而喻。
通常意義來說,目前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中窯爐的壽命在5-10年左右。而就實際生產而言,短期的停窯維護即會帶來代價高昂的停產,更不用說窯爐的損壞將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一個行之有效的窯爐維護保養的解決方案就從另一個角度為企業帶來了許多無形的利潤空間。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先進技術的不斷涌現,玻璃窯爐的維護也逐漸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重視。這種技術的進步主要體現在耐火材料及相關產品的革新中。首先玻璃制造商為至少要保持而通常則需改進玻璃質量需求。第二玻璃窯爐經濟要求以使窯爐運行周期更長,以及第三純氧燃燒系統帶來沖擊影響。這三項要求通常決定了修窯時選用改進了耐火材料。這些推動力也促使玻璃制造商窯爐保養維護時選用改進了耐火制品以及運行周期為大范圍檢修時采用新技術。
另外,越來越多的玻璃窯爐維護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本土興起。局部組件替換以及窯爐熱態維修技術也隨之應運而生。不用停工,省去了冷卻外墻的能源消耗,在生產過程中即可完成對窯爐的維修保養,把企業損失的成本降至最低,同時也可至少為窯爐延長20%以上的使用壽命。
應當說在這個省錢就是盈利的時代如何節約每一分生產成本是企業經營者所必須考慮的問題。然而眼前利益與長期發展之間的關系需要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而目前耐火技術以及窯爐維護技術的發展則很好的為玻璃制造企業找到了節約成本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相信隨著國內玻璃制造,深加工行業的不斷向前發展,窯爐專業維護與保養的市場也將非常值得期待。